壹、前言:
資訊開放的腳步日趨快捷,民眾取得資訊的管道寬廣通暢,一般民眾對於「知」的權利認知高漲,需求殷切;
各類新聞媒體更是不遺力地「開發新聞」,雖然增長了個人見聞,但「保密警覺」也逐漸地被人輕忽,殊不
知「蒐密者」可能正透過販售公司、大樓的電信分線箱線路,蒐取或竊聽個人秘密;抑或利用偷窺、趁隙翻
閱等小動作,竊得機密資料。
貳、辦公室機密業務作業保密:
不良辦公習慣,輕忽保密的觀念,是造成辦公室機密外洩的主因。其常見缺失及預防方法:
影印分發重要機密文件時,應分別編號;依編號不同,分別在各件適當位置處註記,以明確持有人保密責任。
影印中,如影印機夾紙故障,應即時取出,避免遭人截取洩密。
傳真重要文件前,傳送方式應先以電話通知收件人,否則,在接收方傳真機末設定輸出密碼情況下,傳送完成
的文件,恐發生遭人截收之慮。傳送資料完成後,雙方應以電話核對傳送張數是否相符;遇有不清晰處,應要
求再傳送一次,不宜逕以電話宣讀填註,以免洩密。
廢棄機密文件不應逕棄於垃圾桶內;雖做銷燬處理,但碎紙機銷燬能力不足,僅能三釐米左右紙條;此時,若
遭有心人士蒐集並予整理重組,機密文件隨即曝光。
重要保密資料(如標單、底價單)作時,遇有離座要,應即妥收密件入櫃,俾防遭人抄錄或翻閱,造成洩密。
機密文件在傳遞郵寄過程,應使用雙封郵寄時,外封套上不宜書明函內封存密件內容,避免引人覬覦;內、外
封套書寫受文地址、受文單及受文對象,應注意是否相符,防止傳遞過程遺失。
內封套上應明確書寫收文對象或密件名稱(或代號、文號),俾利收文人員正確轉交有權拆閱人員,封口應加
蓋戳章並予封實,以防止遭人拆封或竊讀機密。
參、結語
公務員因洩密罪遭起訴後,情節重大者,如涉及違背職務收賄、利用職權利他人等瀆職行為,適用「貪污治罪
條例」從重論處,並得追究其民事及行政責任,實為不值!「保密」不僅是一種美德、義務;有時,更是決定
個人生命財產安全,甚至於國家安全關鍵。爾來洩密案件頻傳,如「軍購洩密件」,有多名軍官被判處無期徒
刑,殷鑑不遠,藉此文重述「保密」之重要。
~ 轉載自農業部農業金融署網站~